影响套印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

2022-12-12  源自:互联网


在评价印刷品质量时,我们常用的两个标准一个是颜色一个就是套印,可见实现良好而准确的套印对于印刷出好的产品是多么的重要。

套印一般指的是各色图文被转印到承印物规定的几何位置上,各色图文的轮廓套印精度符合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对于某些印刷品,基本套印不仅包含有上述的要求外,还要求图文须符合原图尺寸。本文主要谈谈单张纸胶印中影响套印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

纸张因素

纸张塑性变形

对于书刊印刷企业来说,纸张是主要的承印物,而其又是一种具有塑性变形的材料。不同纸张塑性变形特性相同,当塑性变形大的纸张在较大的印刷压力作用下,其宽度和拖梢两角的长度会有微量扩展,造成套印不准,尤其是在纸张的拖梢部位更为严重。

纸张剥离力

经过压印区印刷后的纸张,被滚筒叼纸牙叼住,迫使其与橡皮布脱离。此时,纸张上的纤维组织受到两个方向力的作用,一个是叼纸牙对纸张向下的叼力,另一个是油墨对纸张向上的黏着力,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印刷过程中,若压印滚筒的叼纸牙有足够的叼力,能保证纸张不发生位移,则剥离力的大小就成为影响纸张变形的主要因素,其变形量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纸张性质。塑性变形大的纸张,剥伸变形也大,反之则小,所以印刷高质量产品时要尽可能选择优质纸张,以避免剥离张力影响套印。

(2)纸张表面受墨面积。纸张表面着墨面积越大,墨层越厚,纸张剥伸变形越大,套印精度降低。

(3)油墨黏度。油墨黏度与黏滞性越大。纸张剥伸变形也越大,反之则小。为减少套印不准,可以适当调整油墨黏度。

印刷机调节不当

输纸部件和定位部件调节不当

首先,输纸机构是纸张进入印刷单元的关键。在印刷过程中,一旦输纸发生歪斜,不但要检查递纸吸嘴和分纸吸嘴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要检查接纸轮的压力大小、输纸带的松紧程度等。另外,如果飞达头的高低调节不合适,将导致纸堆的升降量与纸张薄厚不匹配,造成分纸吸嘴吸纸不稳定,出现纸张歪斜,从而造成套印不准。

其次,前规挡纸舌与输纸台板要保持垂直,且所有前规挡纸舌应在同一直线上。只有前规稳定后,纸张才可以顺利到达前规进行定位。若纸张早到,挡纸舌会将纸张弹回,影响定位或出现叼烂纸现象。若纸张晚到,在前规处就不存在稳纸时间,在递纸牙完全叼住纸张之前,前规就已离开,易导致纸张定位不准,从而影响套准。

最后,纸张在输纸台板上要经历高速、到达前规处减速的过程,以消除递纸机构惯性冲击对纸张的影响,然后叼纸牙闭合实现零速叼纸,递纸机构加速,与滚筒等速交接纸张。如果叼纸牙闭牙时间提前或滞后,而此时纸张前边缘距离牙垫较远,在叼纸牙的作用下,纸张边缘容易发生变形,进而造成套印不准。

牙轴磨损

如果双倍径压印滚筒两组牙轴的磨损程度不一致,会造成叼力大小不一或牙轴上牙箍发生轴向位移。叼力较小的牙轴叼纸准确性较差,未被叼住的纸张容易发生滑移现象,就会出现套印不准,而叼力正常的牙轴则能稳定地叼住纸张,由此会产生套印不准。

工艺或操作不当

操作不当

(1)印刷压力调节过大,会造成纸张在牙排内滑动,则需要减小印刷压力。

(2)纸张叼口过小或一边大一边小,需要重新调整,改变叼口大小。

(3)印版滚筒的包衬厚度调整不合适,造成套印时印迹不重合,需要重校印版滚筒包衬厚度。

(4)印版表面润版液量过大,造成纸张严重变形,需要减小水量。

(5)油墨温度过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油墨过稠,需要加调墨油或撤淡剂来增加油墨的流动性。

操作人员的影响因素

设备操作人员对于设备状态的熟悉掌控程度、色序的合理安排、油墨粘度的调整和恰当印刷压力的设置都可能会直接影响印刷套印的表现。温湿度影响:不干胶材料储存环境湿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含水量的变化,并呈现材料边缘和中间位置的含水率不均衡趋势,导致材料边缘出现“荷叶边”现象,造成套印不准。

不干胶材料出厂前通常会用缠绕膜或薄膜袋包裹,未使用的材料尽量不要预先拆开包装,生产剩下的余头材料尽快用缠绕膜包裹好,避免受潮。

工艺不当

(1)拼版不准,造成个别图片位置不重合,需重新拼版。

(2)工艺编排不合理,例如多色叠印一般应按照先浅淡后浓重、先网目调后实地的顺序进行印刷,一旦色序不正确,有可能造成套印不准。

环境因素

正常情况下,印刷车间温度应控制在18~28℃,湿度控制在40%~70%。一旦印刷车间环境温湿度和纸张的调湿处理不适当,以及印刷时用水量太大,容易造成套印不准。这类因素引起的套印不准无法用机械调节解决,只能采取纸张调湿。具体可采取倒逆的方法:纸边起皱时,以热风吹去水气;纸堆因干燥翘起时,用湿气把纸边润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