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丨给墨给水装置结构与原理

2023-04-06  源自:互联网


由于胶印印刷利用的是油水不相混合的原理,因此要想实现印刷品上的图文再现,就须能够在印刷时给印版的非图文部分上水,图文部分上墨。这就要求胶印机有一套能够给印版均匀上水、上墨的装置,即通常所说的润湿、输墨装置。

(1)给水装置

常规润湿装置通常是由供水、匀水、着水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能够起到对印版定时、定量供给润湿液、均匀润湿液以及给印版涂敷均匀润湿液的作用。

润湿装置的水辊排列,它是由一个可以无级调速的水斗辊(也称出水辊),一个往复摆动、间歇传水的传水辊,一个既转动又轴向移动的串水辊以及两个与印版接触,能够向印版传递均匀润湿液的着水辊(也称靠版水辊)组成。

(2)给墨装置

输墨装置的基本组成与常规润湿装置相似,由供墨、匀墨、着墨三部分组成,其作用也是能够给印版提供可调节的、均匀的墨量。

墨斗辊(也称出墨辊),它能够定时定量地传递油墨,并且出墨量可无级调节。传墨辊和串墨辊能保证油墨能够快速打匀、拉薄。重辊能够增加匀辊墨与串墨辊间的压力,并且对着墨辊给印版上墨量的多少也有影响。匀墨辊主要是通过匀墨辊与串墨辊的滚压来完成油墨的均匀与铺展。

(3)水斗辊、墨斗辊出水、出墨量的调节机构

润湿装置水斗辊的转动是由一个直流电机直接驱动的,并与周转轮系配合来完成2~30r/min范围内的无级调速,直流伺服电机以1480r/min高速旋转。加长的电机轴头带动系杆转,并带动齿轮的旋转,并带动水斗辊转动,大大降低了水斗辊的转速。而直流电机的转速变化则可改变水斗辊出水量的大小,实现水斗辊出水量的无级调节。

输墨装置的无级出墨机构采用蜗杆与斜齿轮作用调节墨斗辊无级出墨。墨斗辊的间歇转动是由上串墨辊经减速后通过曲柄、连杆、摆杆的摆动实现的。在摆杆的另一端安装的推块推动圆盘使墨斗辊转动。圆盘与墨斗辊之间采用单向离合器连接,当摆杆逆时针摆动时,墨斗辊转动一定角度,返回摆动时,墨斗辊不动,而墨斗辊的摆动角度可以任意调节,当转动手轮时,带动轴和与之固联的蜗杆转动,蜗杆与调节盘上的部分斜齿轮啮合,带动调节盘转动。调节盘上装的拨块也与圆盘的缺口部分接触,故当调节盘转动时,由拨块拨动圆盘逆时针转动,转动角度越大,推块推动墨斗辊转动的角度越小,出墨量也就越小。如需增大出墨量,则只需转动手轮,使调节盘逆时针返回,拨块与圆盘的缺口部分脱开,圆盘在拉簧的作用下,通过圆盘使转动角度增大。由此可见,通过上述机构的调节,就可以实现墨斗辊的无级出墨。

(4)串水、串墨机构原理与调节

串水机构的周向转动是由印版滚筒齿轮通过介轮带动串水辊轴端齿轮来实现的,而轴向串动一般是通过上串墨机构来实现的。当上串墨辊向一个方向轴向移动时,通过绕固定支点转动的连杆作用,即可实现串水辊向另一方向轴向移动的目的。

串墨机构采用的是蜗轮-蜗杆串墨机构。安装于支架上的蜗轮的旋转动力来源于印版滚筒传动齿轮。蜗轮与安装于支架上的蜗轮啮合,使蜗轮低速旋转。蜗轮轴端用调节螺钉与摆轴相连,调节螺钉可改变轴与蜗轮轴的偏心距。摆架装在轴上,且摆架上又装有固定中串墨辊的轴。当蜗轮转动时,由于轴和轴不在一条中心线上(存在偏心),使摆架产生上、下摆动,通过轴带动中串墨辊轴向移动,实现串墨辊的串动。串动量可通过调节偏心量的大小在0~40mm之间无级变化。

(5)着水辊、着墨辊的起落机构原理

根据印刷工艺要求,当合压印刷时,要求着水辊、着墨辊给印版提供正常印刷所需要的润湿液、油墨,当停止印刷离压时,着水辊、着墨辊应停止给印版供水、供墨,实现着水、着墨辊给水、给墨和停止给水、给墨的机构称为起落机构。印刷机着墨辊的起落机构与离合压机构相连,当检查着墨辊与印版之间压力以及合压不给墨检查印刷压力等情况下,需要手动起落着墨辊(着墨辊与印版滚筒手动离合压),此时与滚筒离合无关。所以,着墨辊的起落机构不但有机动还有手动控制方式。而着水辊的起落机构则通常采用手动控制方式完成。

手动离水机构的起落则采用了两套曲柄连杆机构。扳动手柄,经摆杆、连杆带动凸轮推动滚子摆动,从而使支撑着水辊的连杆摆动。完成单个机组着水辊与印版滚筒的离合。扳动手柄经连杆、摆杆,同样使凸轮推动滚子摆动,完成着水辊的起落。同时,通过连杆与其他机组摆杆相连,可同时完成多机组着水辊的起落。